据微信公众号“中国之声”8月29日消息,近日,浙江乐清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遭强奸杀害案,持续引起舆论关注,滴滴客服的危机处理能力,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滴滴快车司机威胁乘客。(图片来源:王先生提供)
同时,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,吐槽乘坐滴滴打车时遇到的一些问题。乘客王先生就向媒体爆料称,他在山东出差时,曾因拒绝滴滴快车司机无理由加价,被司机言语威胁称,信不信我砍了你。
而让王先生更气愤的,是滴滴客服。他向滴滴客服投诉三天后,才收到滴滴客服不痛不痒的反馈。滴滴打车方面通过调查,承认客服处理不够及时,并向王先生道歉。带来共享经济前沿技术的滴滴打车,如何走出安全的“技术盲区”?因安全隐患屡遭发展的“滑铁卢”,滴滴的前车之鉴,还有哪些教训值得思考?
王先生告诉记者,今年5月份空姐乘坐滴滴打车被害后不久,他在山东一个小县城出差期间,坐滴滴快车从城区去一个不远的地方。因为路程不长吧,而且是早上接单,滴滴司机要求加价,王先生表示拒绝。
我在山东出差期间,早上打了一个滴滴快车,距离不太远,司机就跟我说需要加20块钱,我说这不合适,得按计费规定来,要不就算了,他就开始在电话里骂人。
王先生称,挂掉电话后,滴滴司机又打了回来,不光骂人,还有威胁的言语。王先生警告对方说,将向滴滴客服投诉,让王先生没有想到的是,司机恼羞成怒,在滴滴系统内留言对王先生进行人身威胁,甚至呆在王先生住的酒店门口等他。
在滴滴的系统内,给我留言威胁,后来又不断地打电话,打了十几个电话。司机在系统里给我留言,说‘我是不是不想活了’,说‘信不信我砍了你’之类的。
滴滴快车司机威胁乘客。(图片来源:王先生提供)
王先生最后选择向滴滴客服投诉,并在滴滴打车系统内紧急情况报警。
按理说,在系统内留言,不想活了,砍人之类的话,还不断的打电话。我是感觉这种情况下,说不定会转化成什么恶性的事件,但我给滴滴留言、投诉、打电话,滴滴根本不重视这个事情。
王先生向中国之声表示,在和滴滴客服沟通时,始终感受到的是客服程序式的礼貌,但在当时比较危急的情况下,这种礼貌就是冷漠和推诿。
就很程序的给讲,我们会处理的,我说多长时间,他说马上。这个过程中,那个司机还不断地和我打电话,我再跟客服联系,始终不会给个正面的回复,类似于很客气,但就是推诿。
王先生认为,滴滴平台比较大,用户比较多,出现几个不正常的司机也是正常的,但是他所经历的事情,恰恰是发生在空姐乘坐滴滴打车被害后不久,但遗憾的是,他的反馈没有引起滴滴客服的重视。
一开始,他就是说我们建议报警,但他不告诉我,他们是怎么处理的。后来我再催他,他就说等我们安全专家,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,就感觉是很傲慢地在推诿。
王先生称,那名滴滴司机在他住的酒店楼下,呆了一个小时才离去。事后王先生报警,警方到现场进行了询问,而滴滴客服数天后才回复王先生称,对那名司机的滴滴账号作了封号处理,但也埋怨他不该使用滴滴报警按钮。
王先生与客服沟通。(图片来源:王先生提供)
8月28日,滴滴打车相关负责人针对此事回复中国之声称:对于王先生在使用我们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事情深表歉意!经核实,车主确有语言威胁乘客的行为,按照服务管控条例,我们对该车主进行了封禁处罚,并致电乘客处理结果,得到了王先生的认可。对于使用滴滴过程中遇到的司乘纠纷等问题,建议乘客及时投诉,我们也会第一时间核实处理。
不过,滴滴内部一位知情人士也透露,对于王先生的投诉,滴滴客服的确处理慢了。并透露,滴滴客服确实有外包团队,但不是全部。
结合近期浙江乐清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,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认为,滴滴打车接二连三出现安全隐患,暴露其客服应急处理能力和市场规模地位不匹配。
把滴滴跟它三个月之前的整改相比,如果没有进步的话,它就必须要受到谴责。客服的反馈本来应该是一个质量守护者的角色,但这些事件中,客服是一种漠不关心的角色。
陈永伟表示,空姐遇害事件后,从整改效果来看,滴滴的整改仅是流程方面的,本质上的改进不多。当然也不能以一个企业的过失,否认了整个产业和商业模式。建议有关部门引导新的竞争者进入网约车市场,让市场充分竞争,才会激活产业的进步动力。
而从治安学角度,中原治安研究中心研究员崔向前建议,大数据背景下,滴滴等互联网企业,应向警方实施共享和开放信息数据,建立区域客服中心,提高危险情况的处置能力。
滴滴、淘宝、美团等企业数据,应像铁路民航购票信息一样,完全向警方开放、实时共享,等到警方事后拿着手续到企业另行调取证据,则已贻误战机。技术上,滴滴应强化人工和智能机器相结合,提升危机事件研判预防能力,客服属地化,分区域实施地方中心,其地市级分中心数据库必须与驻地公安机关实时对接共享。否则不允许其在本地辖区运营。
【延伸阅读】滴滴3年15起性侵 律师:平台有义务保障消费者安全
现代快报消息,“温州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”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。现代快报记者梳理了近3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相关案件,发现涉及滴滴司机的相关刑事案件有数十起,其中性侵案件15起,最小的受害女孩只有10岁。
滴滴司机性侵案频发
现代快报记者从裁判文书网上查找了和“滴滴司机”相关的刑事案件,发现近三年来有数十件,其中性侵案件15起,最小受害者年仅10岁。
2017年7月8日12点45分,滴滴快车驾驶员赵某接单后,在成都市天府新区某小区附近,接乘客小媛(化名)上车。赵某明知小媛是幼女,竟以言语挑逗和给予金钱的方式,抚摸小媛的手臂、大腿以及私密部位,引诱她发生性关系。后来见小媛一直抵抗,赵某停止了进一步侵害,将她送至目的地。
当天下午3点左右,小媛在母亲的陪同下报警。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,赵某当时已着手实行犯罪,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,系犯罪未遂。同年12月4日,法院一审判决,赵某犯强奸罪获刑2年半。
赵某认为量刑过重,提出上诉。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赵某构成强奸罪,但他在有条件继续实施犯罪的情况下,主动放弃犯罪,系犯罪中止。于是,2018年3月29日,成都中院撤销了一审判决,改判赵某有期徒刑2年。
15起性侵,5起源自社交
在记者查询到的15起滴滴司机性侵案中,有5起案件很相似,都是受害者在打车过程中结识了司机,互留了电话和微信,然后被司机约出来,结果遭遇性侵。
2016年7月12日,哈尔滨男子孙某在跑单的过程中结识了21岁的姑娘小李(化姓),二人互加了微信。当晚,孙某邀小李玩“密室逃脱”。次日11点,孙某把小李骗到某“密室逃脱”店的一工作间里,强行发生了两次性关系。2016年11月18日,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,孙某因犯强奸罪,获刑7年。
2017年9月17日,重庆男子傅某在跑单时认识了女乘客小刘(化姓),他“搭讪”了一路,并互相留了电话号码。次日22点,傅某突然接到小刘的电话,立即开车送她去找男朋友,但没找到。傅某后来带她去朋友家休息。小刘察觉到傅某有不轨企图后想要回家。谁知傅某刚把小刘带上车,就想强行发生性关系。小刘拼命抵抗,傅某把朋友叫下来,说要一起“调教”小刘,庆幸的是这位朋友拒绝了,并劝说傅某收手。
后来,小刘乘机逃离了现场,前往公安机关报案。2017年12月29日,因犯强奸罪,傅某被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。
律师观点被害人家属可直接起诉滴滴
有网友表示,滴滴公司在温州女孩遇害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在没有做好全面的安全整改工作前,大家应该卸载滴滴软件。还有网友说,应该对滴滴公司重罚,要将其罚得倾家荡产。
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秋人严国亚律师表示,遇害女孩赵某是通过滴滴平台上了顺风车,赵某是一名消费者,平台有义务保障其安全,赵某与平台之间应视为一种合同关系。因为赵某不认识司机,而是平台将司机推荐给她。
严国亚表示,从法律上讲,权利、义务是统一的,“不能光享受权利,没有义务。”拿滴滴公司来说,公司从顺风车业务中获利,就应该承担必要的义务,提供相应的服务,该公司对于车辆、司机是怎么管理的,公司做了什么,还有什么工作做得不到位,从目前的情况看,滴滴公司做得不到位,这与其享有的权利是不一致的。
有网友认为,应重罚滴滴,或向滴滴巨额索赔。对此严国亚认为,从法律上来说,涉事司机钟某当然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,但滴滴公司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从目前报道的情况看,被害人赵某的家属完全可以直接起诉滴滴公司,让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
另外,律师建议,滴滴要尽快跟有关部门建立应急机制,应和政府管理部门,如公安、交管、交通等部门建立迅速的沟通平台,通过这种平台能够避免通过一线人员冗长地、频繁地向上级汇报的流程,及时救助。
来源:观察者网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本文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本文影响到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(telnote@163.com)进行删除。